• 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

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

所属分类: 造纸废水 | 发布日期:2020-01-15 09:01: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本发明选用超效气浮设备+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出水CODCr、BOD5、悬浮物SS、浊度的平均值(10d)分别为65.9mg/L、26.7mg/L、38.7mg/L、23NTU,彻底满...

产品详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本发明选用超效气浮设备+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出水CODCr、BOD5、悬浮物SS、浊度的平均值(10d)分别为65.9mg/L、26.7mg/L、38.7mg/L、23NTU,彻底满意国家标准进行回用或排放。不只能有用地下降废水处理担负,确保废水的处理作用,并且能有用地削减纤维损失,下降出产本钱,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废水首要通过格栅截除水中的纸屑、泡沫纸、塑料纸及大颗粒杂物进入集水调理池逗留时间HRT为0.5h,再用水泵将水提升至斜网回收纤维,斜网为60~100目,视点为45~60度,之后废水自流进入浅层气浮池逗留3~5min进行絮凝气浮反应,池深450~600mm,表面负荷8~12m3/m2.h,溶气水量即溶气水∶废水的体积比为1∶3~4,溶气量即空气量∶溶气水的体积比为1∶20~25,投加混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PAM参加量为1~5mg/L,而PAC参加量为50~200mg/L,从气浮池出来的清液分为两部分,一部辨明液直接到回用清水池,回用到制浆车间进行洗浆、打浆和调理浆浓之用;

别的一部辨明液进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池逗留时间为5~8h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此反应器水力负荷0.5~2.5m3/m2,容积负荷为5kgCOD/m3.d,池内水温15~30℃,营养物质增加份额为COD∶N∶P=600∶5∶1,增加频率为2~3天投加一次,流速最高可达2m/h,之后废水自流经生物选择池逗留时间0.5h进入曝气池逗留时间20~40h进行好氧生化处理,曝气池有机负荷0.50kgBOD/m3.d,混合液污泥浓度3000~6000mg/L,污泥回流浓度8000~10000mg/L,溶解氧DO2~4mg/l,营养物质增加份额为COD∶N∶P=350∶5∶1,增加频率为1天投加一次,池内水温在15~30℃之间,出曝气池废水经二沉池逗留4~6h进行泥水分离,沉积池直径约10~20m,池直径与有用水深之比≤3,上流速度为0.3~0.5mm/s,中心管下流速度<30mm/s,单周边刮泥机驱动电机功率0.75kw,之后废水进入半地下式快滤池,水力逗留时间1h,滤速u=8~10m/h,反冲刷强度1.2m3./m2.min,反冲刷历时5min,此水彻底回用于出产车间。

说明书

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

技能领域

本发明是用制浆造纸过程中水的关闭循环技能,特别触及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能

废水的关闭循环和“零排放”技能,其实质是通过不断采纳改进规划、选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改进和加强办理、综合运用等措施,削减水的用量以及全面进步水资源的运用功率,然后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方针。它是近年来造纸企业为进步用水功率,最大限度削减因污水排放形成的环境污染而采纳的一种先进技能,也是一种先进的办理理念。对于非脱墨废纸造纸废水处理相对于传统造纸工业工艺以及含脱墨废纸造纸废水流程,能够大大简化,出水水质也大为改进。因而,寻找到此类废水的管理办法,下降乃至是消除此类废水对于环境的污染,达到零排放,然后最大程度地下降废水的处理本钱,发生杰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

我国的废纸造纸厂大多选用国产的气浮设备或简单的沉积办法,从实践运行情况看,处理作用不太理想,处理后的废水仍然对环境形成必定的影响。并且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出产会出现COD累积、水质发臭等问题。完成二次纤维制浆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不但能够下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够削减用水量,下降出产本钱。相对其他二次纤维质料,OCC、ONP、MOW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污染负荷要小,更适合处理后循环运用,这在国外已有使用先例,但现在国内在这方面的研讨甚少。

在2000年,南边有两个大型废纸造纸厂完成了零排放。一个厂年产纸18.5万t,废纸废水经粗筛、细筛、微滤、气浮,又经絮凝和三道粉煤灰过滤后,处理水悉数回用,完成了零排放,据称每吨纸的零排放费用仅为15元。另一个厂年产纸量8万t,废纸废水经格栅、缓冲池、斜筛、絮凝,斜管沉积后清水悉数回用,沉积污泥则脱水处理。报道称絮凝剂、电耗、人工设备折旧相加,吨水处理本钱为0.35元,十分低价。但这两个厂零排放都没有选用生物处理技能,这是和国外零排放技能比较最大的差异,因而可能会存在有机污染物堆集、BOD难以下降、出产操作和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现在,国外废纸制浆设备都有配套的废水处理体系,并且许多二次纤维造纸废水现已完成了关闭循环。不少已完成“零排放”,即彻底没有废水的排放。在北美,对零排放采纳的是五级处理流程即一级弄清,沉积物送去压榨脱水;二级生化处理;三级过滤,使得TSS<30mg/L,过滤后的水55%回来脱墨体系;四级微滤,TSS进一步降至1mg/L;五级反渗透,四、五级处理可除去80%的钠离子和85%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在欧洲,废纸废水则是通过气浮先去除细微纤维,再弄清去除较重的固体物,厌氧很容易去除脂肪酸和Ca2+离子,再好氧降解其他有机污染物。最终经砂滤,出水悬浮物已小于10mg/L,适于回用,完成了零排放。美国、加拿大从前具体查询了25家废纸造纸厂废水处理情况,成果已有10家工厂完成了“零排放”。上世纪70年代,欧洲制浆造纸业的废水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峻威协,迫使造纸界重视废水处理,开发新技能,尽量削减清水用量。把它视作“生命工程”,投入很多资金研讨新技能,开发新设备,选用各种废水处理设备,使出产过程用水循环回用,达到每出产一吨产品(纸及纸板)的清水用量从1975年的100m3下降到2000年的40m3。芬兰Myllykoski公司新建的莱茵(Rhein)造纸厂与德国的帕尔姆(Palm)公司新建的Worth造纸厂,均是以废纸作为质料制浆造纸,他们悉数出产废水经处理后循环运用,均已完成了“零排放”。随着世界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遭到人们的重视,造纸废水的关闭循环与“零排放”问题将从头成为热门。

现在,国内外对废纸造纸废水多选用物化+好氧处理工艺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机污染物浓度堆集、盐的堆集和对设备的腐蚀、二次胶粘物对纸抄造和质量的影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废水关闭循环与零排放工艺,选用物化+厌氧+好氧+深度处理的办法对废纸制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并使之回用于出产之中,然后完成废水的关闭循环与“零排放”。

本发明的技能计划是这样完成的:

废水首要通过格栅截除水中的纸屑、泡沫纸、塑料纸及大颗粒杂物进入集水调理池逗留时间HRT为0.5h,再用水泵将水提升至斜网回收纤维,斜网一般为60~100目,视点为45~60度,之后废水自流进入浅层气浮池逗留3~5min进行絮凝气浮反应,池深450~600mm,表面负荷8~12m3/m2.h,溶气水量即溶气水∶废水为1∶3~4,溶气量即空气量∶溶气水为1∶20~25,投加混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PAM参加量为1~5mg/L,而PAC参加量为50~200mg/L,从气浮池出来的清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到回用清水池,回用到制浆车间进行洗浆、打浆和调理浆浓之用。

别的一部辨明液进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池逗留时间为5~8h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此反应器水力负荷0.5~2.5m3/m2,容积负荷为5kgCOD/m3.d,池内水温15~30℃,营养物质一般增加份额为COD∶N∶P=600∶5∶1,增加频率为2~3天投加一次,流速最高可达2m/h,之后废水自流经生物选择池逗留时间0.5h进入曝气池逗留时间20~40h进行好氧生化处理,曝气池有机负荷0.50kgBOD/m3.d,混合液污泥浓度3000~6000mg/L,污泥回流浓度8000~10000mg/L,溶解氧DO2~4mg/l,营养物质增加份额为COD∶N∶P=350∶5∶1,增加频率为1天投加一次,池内水温在15~30℃之间,出曝气池废水经二沉池逗留4~6h进行泥水分离,沉积池直径约10~20m,池直径与有用水深之比≤3,上流速度为0.3~0.5mm/s,中心管下流速度<30mm/s,单周边刮泥机驱动电机功率0.75kw,之后废水进入半地下式快滤池,水力逗留时间1h,滤速u=8~10m/h,反冲刷强度1.2m3./m2.min,反冲刷历时5min,经快滤池过滤后废水悬浮物去除率最高可达80%以上;出水可低于50mg/L,此水彻底回用于出产车间,完成零排放的目的。

整个废水处理体系发生的污泥通过浓缩、压滤处理回用,污泥浓缩池选用半地下式,单周边刮泥机驱动电机功率1.1kw,水力逗留时间在4~6h。

本发明选用超效气浮设备+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是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行之有用的办法。研讨成果表明,通过此工艺流程处理过的造纸废水,出水CODCr、BOD5、悬浮物SS、浊度的平均值(10d)分别为65.9mg/L、26.7mg/L、38.7mg/L、23NTU,彻底满意国家标准进行回用或排放。经综合比较,选用废水循环回用-综合管理-再回用的模式与办法,不只能有用地下降废水处理担负,确保废水的处理作用,并且能有用地削减纤维损失,下降出产本钱,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本发明对造纸废水实施关闭循环与“零排放”技能,可大大下降出产本钱和减轻企业的环保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