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在马铃薯淀粉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该废水具有pH值低,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氨氮,粘度大,生化特性好的特点。马铃薯淀粉废水无毒,但有机负荷高,排放量大,难以处理。因此,低耗,快速,高效的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沉阳市淀粉厂是一家以马铃薯淀粉加工为主的生产企业。排放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5,SS,NH3-N等。2010年,公司投资超过267万元人民币建设废水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UASB-SBBR混凝-气浮工艺。自该项目于2011年投入运行以来,废水的处理效果一直稳定,所有处理后的废水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1.废水量,水质
根据淀粉厂的实际情况,参照同类型企业的废水质量,以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投资少的原则设计了该厂的废水处理项目。出水水质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2.工艺流程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方法,例如沉淀,离心,扩散,反渗透等物理方法;等等。化学方法,包括臭氧氧化,高锰酸钾氧化,高级催化氧化等;生物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等。由于马铃薯淀粉废水有机负荷高,厌氧和好氧联合处理工艺更为普遍。根据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水质特点,确定采用UASB-SBBR-混凝-气浮工艺进行处理。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马铃薯淀粉废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向格栅,以除去大颗粒的悬浮物,废水进入调节池以进行水质和水量调节。来自调节罐的废水被提升到厌氧罐中。厌氧池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在25〜35℃的中等温度下运行。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沼气。泥水混合气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穿过水层进入气室,并由管道引出。污泥-水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域,污泥在重力作用下絮凝沉降;沉淀在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与污泥分离后的废水从沉淀区的溢流堰上部溢出,并排出污泥床。厌氧池废水通过重力流入有氧池。好氧池采用顺序分批生物膜反应器(SBBR)。大量的微生物凝结在填料的表面上。在好氧条件下,污水中溶解的有机物是生化的。在该作用下,它转化为无机物。好氧池重力产生的废水流入混凝反应池,在此加入适量的絮凝剂。混凝反应池的流出物流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出水进入中间池,调节水质和水量使其均匀稳定,有利于后续处理。然后进行气浮,采用HRQF-20(B)气浮装置,经深处理后排出。系统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浓缩罐浓缩脱水后,泥饼被运到室外,上清液返回均质调节罐,返回污水处理系统。


3.主要结构
3.1格栅良好
格网集水井是半地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大小为1:2 m×2 m×4.5 m,有效容积为9 m3,水力停留时间为0.45 h。内部装有一个HRGS-500机械格栅,N = 1.10 kW。

3.2空调箱
调节罐是地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尺寸为1:6 m×8 m×5.5 m,有效容积为24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内部有两个HRJBQ-15潜水搅拌器,N = 1.5 kW。配备2套WQ25-17-3污水提升泵(1个供1个使用),Q = 25 m3 / h,H = 17 m,N = 3 kW。

3.3厌氧池(UASB)
厌氧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防腐和外部绝缘)。它是半地下的。总共有2个席位。净尺寸为10 m×8 m×7 m。有效容积为480立方米。每个水箱的并行运行如下:24小时。内置pH监控器,温度监控器,污泥浓度监控器,流量计等自动控制系统。

3.4有氧池(SBBR)
好氧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共有1个,分为2个单元,净尺寸:8 m×8 m×5.5 m,有效容积为320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内部装有1600个好氧生物组合填料,尺寸为D 180mm×3 m,填充率为60%,并配有2套钢结构填料支架。采用高效隔膜微孔曝气装置,池底安装ABS型曝气管和QMZM型微孔曝气器,气泡小,均匀,溶气效率高。它配备了两个FTB-80罗茨鼓风机(1个使用1)。

3.5混凝反应罐
混凝反应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净尺寸为1:2 m×4 m×4.5 m,有效容积为32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 1套HRJY-2加药装置,加药PAC,在泵前加药,在管式混合机前加药PAM。

3.6沉淀池
垂直流式沉淀池,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总计1个,净尺寸:5.7 m×4 m×4.5 m,有效容积为91.2 m3,水力停留时间为4.5 h。

3.7中级池
中间水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净尺寸为1:2 m×8 m×4.5 m,有效容积为64 m3,水力停留时间为3.2 h。3.8污泥浓缩罐
污泥浓缩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共计1个。净尺寸:3.5 m×2.5 m×3.5 m,有效容积为25.2 m3。内部装有一台WQ5-17-0.75污泥泵,Q = 5 m3 / h,H = 17 m,N = 0.75 kW;一台HRDY-400带式压滤机,P = 0.75 kW。


4.流程调试操作及操作效果
4.1开始调试
该项目于2010年5月开始调试。从类似的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项目获得的厌氧颗粒污泥用作UASB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并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将温度控制在30〜35℃,并控制pH。在6〜8。在调试初期,通过间歇性的入水开始驯化。每天注入两次水,进水负荷逐渐增加。随时检测水质以确保微生物的良好生长环境。细菌恢复活性并适应马铃薯淀粉废水后,应每天转换为连续入水20 h,并进一步增加入水负荷直至满负荷运行。 80天后,显微镜检查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已经很好地适应了环境。好氧池(SBBR)的接种污泥取自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的回流污泥,用水稀释后放入。温度控制在25-30°C,pH值控制在在7-8。间歇进水(进水4小时,曝气14小时,沉淀2小时,排水和污泥排水3小时,不活动1小时)用于逐渐增加曝气量和体积负荷,从而细菌在填料上稳定生长。经过28天的显微镜观察,填料上的生物膜生长良好,膜已成功附着。成功启动后,它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4.2运行效果
该项目在经过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的连续采样和测试后,于2011年6月通过了验收检查。运行一年后,工艺系统的废水处理效果稳定。表2显示了环境监测部门在2011年6月对项目进出水质的测试结果(平均值)。


由于废水中的NH3-N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通过几种结构除去的,因此没有对单个结构进行测试。进水中NH3-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60 mg / L,出水中NH3-N的质量浓度为13.1 mg / L。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处理过程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废水中COD,BOD5,SS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99.7%,98.8%,91.8%,相应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38、18、24和13 mg / 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放电标准。

5.技术经济分析
本项目土建部分投资为1831.5万元,设备部分投资为80.08万元,其他费用为3.96万元,项目总费用为267.92万元。设备的总功率为14.27 kW。按当地电价0.5元/(kW·h)计算,电费成本为0.357元/ m3。混凝剂用量为10 mg / L,按7500元/吨计算;混凝剂用量为30 mg / L,按每吨2000元计算,药费为0.135元/ m3。这个污水处理项目只有一个人。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按2000元/月计算,工资和福利为0.139元/ m3。
本项目的运行成本是电费,药品费,工资和福利费的总和,因此总运行成本为0.63元/ m3。

6.结论
(1)采用UASB-SBBR-混凝-气浮联合工艺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GB 8978-1996)标准。
(2)该工艺系统结构简单,抗冲击性强,操作稳定,操作简便,投资少。运营成本仅为0.63元/ m3。它是当前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理想解决方案治疗过程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