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特点及效益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特点及效益

所属分类: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发布日期:2019-11-22 02:11:18

农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严重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1970年代出现的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在去除污染物方面的良好效果,较低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产品详情

农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严重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1970年代出现的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在去除污染物方面的良好效果,较低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简单的工艺设备以及便捷的维护和管理,正逐渐被应用。大中型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淹没式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人工湿地,充分利用了湿地的空间,在系统之间发挥了协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占地面积较小,适用于污水处理。已被广泛使用。目前,长江以南的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化粪池。由于化粪池废水中有机物和SS的浓度很高,如果废水直接进入淹没的人工湿地,将严重损害人工湿地的运行。这种影响将在短时间内造成湿地阻塞,严重影响湿地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湿地前增加预处理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可以大大延长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人工湿地的出水效果。

 

该项目针对浙江沿海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厌氧生物预处理+地下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顺序分批操作技术处理地下流人工湿地,有效地解决了总氮的问题。去除效果差和其他影响的问题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水质
该项目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的一个山区村庄,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该村常住人口800人,人均排污量70L /(人·d)。该项目考虑了20%的长期发展。设计的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70m3 / d,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周围河道。废水质量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1B级标准实施。

污水处理站设计的水质和排放标准见表1。


表1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2工艺及主要结构和设备
2.1流程
污水首先通过网格井拦截大部分的大型悬浮固体。污水通过格网井后,进入厌氧生物预处理池,在那里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和大部分悬浮固体被去除,污水通过泵被提升。在人工湿地中,在人工湿地中,通过过滤吸附湿地基质,吸收湿地植物的根,分解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菌群,除去污水中剩余的一些污染物,从而净化污水。厌氧生物预处理+地下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厌氧生物滤池预处理+地下流人工湿地处理过程


2.2主要结构和设备2.2.1套管(包括格栅)
1个格栅,砖混结构。平面尺寸为2m×1.2m,深度为1.5m,有效水深为0.5m。井内有1套人工格栅,格栅的宽度为1200mm,间隙为10mm,格栅渣得到及时清理处理。格栅井的主要功能是拦截污水中的大量悬浮固体,并减轻后续结构的负担。

2.2.2厌氧生物预处理池
用于废水预处理的厌氧生物预处理池。平面尺寸为7m×6m,深度为2.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水深为2m,有效容积为84m3,污水停留时间为28.8h。
厌氧生物预处理池埋在地下,池体很大,不利于水的流动。因此,设置五个导流阀瓣将池体分成五个通道,以有效地改善流动状态。为了进一步减少进入湿地的污染负荷,在引水槽的第二,第五槽中设置了弹性的三维填料,该弹性的三维填料连续处于有氧和厌氧交替状态,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质集中。


图2厌氧生物预处理池
综合池末端有2套二级提升潜水排污泵(1个备用1个,运行功率0.2kW),该泵具有自己的液位开关,可根据水位自动启动和停止综合池液位高,操作管理简单。
2.2.3人工湿地植被床
处理过程的主要结构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和磷。湿地床为280平方米,湿地床为1m深。湿地表面负荷为0.25 m3 /(m2·d)。
传统的垂直地下流动人工湿地对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有限。本项目的湿地是利用复氧廊道技术建造的,即复氧廊道的种植沙交替地布置在湿地表面上。这样,人工湿地不仅可以生长植物,而且还可以通过大气的复氧通道与大气连通,并采用顺序分批操作方式与操作相结合,使人工湿地基质始终处于好氧厌氧交替状态。在运行状态下,对于氨氮和总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为了解决湿地生物除磷的瓶颈,本项目将高炉矿渣作为湿地基质成分的一部分。高炉矿渣是炼铁的副产品。它包含更多的金属元素,例如钙,镁,铁和铝,这使可溶性磷酸盐易于与这些金属元素形成磷酸盐沉淀。另外,高炉矿渣的多孔结构也被吸附和沉淀。提供了确保从废水中有效去除磷的优点。


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被种植在湿地表面上,这改善了景观效果以及对湿地表面的处理效果。
图3湿地布局
2.2.4总体布局
该项目的总面积为536平方米。主要结构和人工湿地被掩埋,地面上没有建筑物。
项目完成后,在湿地的上部种植了常绿的植物,金色的花。该植物具有开花期长和环境要求的特点。它也易于管理,也可以美化污水处理站的环境。厌氧生物和处理池的上部被土壤覆盖以终止草坪。湿地周围种有凤凰竹,红叶石楠,樟树等植物,整体视觉效果高低,色彩鲜艳。污水处理站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污水处理站的总体规划如图4所示。图4湿地总体布局


2.3工程特点
2.3.1厌氧生物滤池预处理的特点
(1)占地面积小,选址简单,施工方便。
(2)预处理结构中只有两台微型动力水泵,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行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和维护。
(3)处理池采用折板和生物填料,厌氧-好氧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利于操作过程中的污染物去除。处理效率高,减少了后续人工湿地处理的负荷和面积。

2.3.2人工湿地的特征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由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它是一种生态污水处理方法,结合园艺布局,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2)与传统的地面流人工湿地相比,垂直地下流人工湿地具有效率高,清洁度高,无蚊蝇繁殖的特点。
(3)部分湿地基质采用高炉矿渣,利用金属离子结合高炉矿渣的多孔吸附有效去除磷酸盐。
(4)湿地采用复氧走廊,湿地植物避免了走廊种植,连续分批运行方式可以有效去除氨氮和总氮。

3运营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3.1运行效果
该项目于2009年12月完成调试后,出水水质保持稳定。2010年6月完成检查和监测的平均进出水水质见表3。
表2进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注意:废水水质1为厌氧生物预处理池的废水,废水水质2为人工湿地废水。


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厌氧生物与处理+地下流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出水水质可以达到一级B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2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约3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23万元,设备,安装,调试及其他投资约16万元。处理规模为70m3 / d。单位水的投资成本为5500元/ m3。
污水处理作业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电费,约为0.03元/ m3。

4.结论
(1)厌氧生物与处理+地下流动人工湿地的结合可以有效处理浙江省沿海山区山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废水达到一级B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2)就地提取,利用高炉矿渣作为湿地基质的一部分,有效地去除了污水中的总磷。
(3)湿地采用大气复氧走廊结合序批运行方式。污水处于连续厌氧-好氧环境中,可以有效处理氨氮和总氮。(4)整个过程简单,运维工作量小,适合管理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
(5)结合园林设计,将污水处理站建设成园林,并与生态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