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高盐废水的TDS通常为500mg / L〜5000mg / L,甚至更高。废水中的盐主要来自淡水补充,生产过程中的牛只生产和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目前,高盐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膜分离或热浓缩工艺来富集废水中的杂质,清洁水在循环水系统中重复使用,并排出浓缩水。为了达到无废水的目的,一些受环境限制的企业还将采用多级浓缩技术,以高度富集杂质,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回用率。同时,同时产生的高盐浓度废水要分别处理。
膜分离技术:与热浓缩工艺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加工成本低,规模大,技术成熟的特点。缺点是浓缩倍数不高,通常浓缩约3倍。倍数,但需要更长的预处理过程。目前,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MF)膜分离技术,超滤(UF)膜分离技术,纳滤(NF)膜分离技术和反渗透(R0)膜分离技术等,用于处理高盐度的盐。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有纳滤膜分离技术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反渗透膜进行分子过滤的方法,可以更彻底地处理废水,并且可以截留分子量大于100的可溶性盐和有机物。通过反渗透装置,一方面可以得到纯净水可以得到低浓度的化学需氧量和盐,而另一方面,可以得到含盐量更高的浓缩水。通常,RO水的回收率为60%至80%。 RO最初广泛用于淡化和纯水制备,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废水处理系统。但是,由于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微生物和无机盐)浓度很高,会在膜表面造成堵塞,并降低水的流量和质量。因此,为了维持正常运行,必须增加进水的压力,并且必须经常清洁反渗透膜。为了消除污染,这将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并增加废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当前,更先进的反渗透技术是高效反渗透(HERO)。该技术首先通过两步软化去除硬度,然后通过脱气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并使RO在更高的pH条件下运行,从而可以提高硅的结垢极限,从而控制了生物和有机物的结垢,从而实现了回收。净水率大于90%。该技术已应用于许多企业的工业废水处理。但是,根据Hyderen膜设计手册,反渗透设备进水的COD应当小于36mg / L。在废水处理中,膜浓缩处理的废水进水的COD指数通常高于200mg / L。超负荷操作会影响膜寿命。影响的程度尚未确定。纳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浓缩技术。与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相比,它具有更低的工作压力和更低的能耗。膜对分子的保留作用略逊于反渗透。价离子,一些一价离子和分子量为200至1000的有机物,一价阴离子盐溶液的去除率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的去除率。尹玉荣等。聂金旭等人,采用纳滤技术处理电镀废水。使用纳滤技术来处理矿井水,Capar等人。1使用纳滤技术来处理和控制废水。两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该技术已在煤炭中使用。废水处理在工业中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2热浓缩过程:热浓缩过程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热能以高倍率将固体浓缩在液体中。通常,设备庞大且能耗高。目前,主要有多效蒸发,机械压缩蒸发和膜蒸馏。多效蒸发技术已经成熟,已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化工行业。通过多级蒸发器的串联,净水回收率一般约为90%。机械压缩蒸发技术采用了涡轮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原理,并使用机械压缩来减少蒸汽消耗并降低能耗。净水回收率通常约为92%。膜蒸馏使用廉价的能源,例如工业废热。诸如无机盐和大分子等非挥发性成分的排斥率接近100%,可以处理高浓度废水。但是,该过程仍处于研究阶段。
3高盐浓缩液的处理:高盐浓缩液处理后产生的高盐浓缩液的盐含量通常超过20%。许多家庭处置方法包括蒸发和结晶,焚烧,灰洗和自然蒸发。国外也有深井灌注方法。
蒸发和结晶是基于热浓缩使高盐浓缩溶液中的盐结晶,从而达到盐浓缩和废水不排放的目的。产品主要是盐和有机物。 GE的专有技术,即蒸气压缩结晶系统,具有最高的热效率。该技术消耗较少的能量,但是需要更多的设备材料和更多的设备投资。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南非Sasol煤的间接液化和波兰Oebiensko煤矿的间接液化。
焚化是将浓缩的液体送入焚化炉进行焚烧以除去水分。焚化炉的设计符合危险废物焚化炉的要求,以确保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燃烧分解而不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盐主要在焚化后产生。残渣该技术可以更彻底地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但需要外部燃料支持,这是最高的能耗,并且还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来防止腐蚀。国内外尚无有关该技术的煤化工项目的实例。
灰分灰化是将浓缩的液体送至煤场进行喷洒或锅炉除渣。废水中的盐和有机物最终进入灰渣。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案,但是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废水量有限。目前,仅使用了一些小型煤化工项目。该解决方案配置了涂料。
自然蒸发需要建造一个具有足够大面积的池塘来存储浓缩液。使用自然蒸发法去除水,盐留在池底。通常,蒸发池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此方法更适用于降雨少,蒸发量大和人口稀少地区的煤化工项目。目前,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一些大型煤化工项目计划使用该技术处理浓缩液。深井灌注是指通过将液体污染物(灌注液)通过深井注入地下多孔岩石或土壤中来处理污染物。这是一种利用深层地质环境处理污染物并防止污染物进入生物圈的方法。骑自行车时,这项技术对自然地质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美国拥有50多年的管理经验,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规和相关法规。中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