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分散式污水公共产品供给情况
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之所以属于公共产品,其依据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而污水收集处理费用主要由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的。我国已如此,由政府承担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环境管理的重点一直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方面,而忽视了农村和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是农村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与农村环境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
2.农村分散式污水集中治理项目农户参与配合意愿影响因素
有些学者研究了微观主体的缴费意愿会影响到农村分散式污水集中治理收费制度的改革,缴费意愿受到居民收入状况和环保宣传力度的影响,而地区性因素和居民个体特征因素对缴费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周井娟曾以世行宁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为例,研究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农村污水处理没有形成系统化,农村农户家庭将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就近水体中,不仅对农村河流有污染而且浅层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影响,农户无法使用。甚至对庄稼产生影响,污水污染了庄稼,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农户人均收入水平和交通便利程度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有显著的正相性。唐娟莉等学者分析发现,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度影响农民对该公共产品的满意度。邓正华等分析得出农户的满意度也是有次序性的,因为经济的进步农户的需求的层次性会有阶段性变化,长远来说,如何提高共产品供给率,是今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方向。国内很多学者通过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行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公共产品在环境政策规划中公众环境行为十分重要,因为生活污水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水的收集处理,二是再生水的再利用,那么政策是否有效,公众的配合很重要。邓正华等人也提出,农户的环境感知属于自发性意识,农户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出自于自觉性,这样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很重要。可见,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配合度与自身的环境感,环境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一般从农户的选择,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发展方向上做了很多的讨论,有的从宏观角度和国家层面进行研究的,有的基于农户角色本身需求进行研究,有很多思路适合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但对历史沿革关注度过多,视野范围小仅停留于现状问题,建议措施也是在宏观角度出发,对于具体问题略显不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策具有长远的意义,因为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中受益最大的群体,无论现在对农村公共产品持有怎样的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接受度及满意程度都会提高,正如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收集治理,如何在政策的导向下做到真正受惠于民,同时农户自发环境感的提高,对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收集治理的与配合意愿也会提高。